在10月20日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互联网与多媒体全球峰会上,虚拟现实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上更多地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数字化保护古老遗产正在成为全球时尚
在10月18日召开的虚拟现实技术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讯和信息主任助理、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主席赫维?费彻认为,目前信息与文化产业是发达国家最具优势的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赫维?费彻介绍,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这被认为是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开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产生影响的起点。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水准上,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能够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
此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掀起了以国家政策主导、以公共资金启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浪潮。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公布了一项为期4年、投入2440万美元的“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1995年3月,法国也开始在新建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将其收藏的100万册图书数字化,其中包括将该馆收藏的艺术精品及分散在法国各地的古书艺术插页用彩色高分辨率扫描仪录入光盘。1995年5月29日,法、日、美、英、加、德、意7国的国家图书馆在法国成立了G7全球数字图书馆集团,其目的是从现存的数字化项目中组织一个大型的人类知识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为广大公众服务。1999年,欧盟启动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容创作计划”。该计划将于今年结束。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
中国的遗产数字化保护事实上是从故宫和敦煌开始的。2000年,为了减轻参观敦煌洞窟的游人可能对敦煌壁画的损害,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决定共同建立“数字化虚拟洞窟”。当时的背景是:200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国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周假日经济”高峰。节日期间,参观敦煌莫高窟游人暴增,导致洞窟温、湿度难以控制,壁画急速剥落。
2000年年底,中国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签订“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的合作协议书。目前,这一研究已经初见成效。经过30个工程师22个月的努力,故宫太和殿在一部片长40分钟的三维作品中再现了康乾盛世的金碧辉煌。三维作品的妙处在于当初拍摄的位置,就是今日观众观看的位置,利用虚拟技术,观众在计算机前,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向不同的方向看,可以“飞”到空中远观匾文,也可以“钻”到桌底细赏雕刻。
数字故宫博物院包括故宫博物院总说、网上博物苑、紫禁城游览、故宫藏书、文物保护等十几个栏目。在网上博物苑这一栏目下,截至目前已经包括宋代花鸟画册页特展、故宫藏西洋钟表展、两晋隋唐法书名迹特展等在内的30多个主题展览。故宫藏书栏目下,更是有《武英殿刻本》、《元明清佳刻》等8个系列100多部珍贵藏书可供浏览。每个栏目下的内容都在不断丰富。2004年10月20日一天就增加了文物介绍17篇、藏书介绍4篇、图书介绍2篇。
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将有利于旅游业、教育和娱乐产业的发展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吉斯雷恩?阿泽玛德10月19日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上表示,除了提供全新观赏体验,数字化保护建立了虚拟旅游世界,创造一种更方便、低廉的旅游模式,也从根本上减少旅游对古老遗产的影响。
全球性的旅游业持续发展已经出现与信息产业融合的重大趋势,旅游网站也成为网络经济中“异军突起”的一支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张晓明等专家认为,基于数字技术的旅游网络业的商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继续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的信息化,使出游感觉更加方便、舒适,费用也更加低廉。另一方面,在数字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建立虚拟旅游世界,彻底改变旅游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活动质量。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所所长谢凝高认为,世界遗产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文化教育,数字化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一方面,文化遗产经过数字化建设后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极其丰富的内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由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并且能够与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文字资料、文物图像实现链接,甚至辅以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咨询与解说,传统的课堂教育与广义的文化信息资源实现普遍链接的条件已经具备。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今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的《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在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定行动计划加强青少年有关世界遗产保护教育的时候,特别建议各国充分利用互联网举办各种国际性、区域性和全国性的遗产保护论坛开展相关知识的青少年教育。
文化遗产数字化甚至有可能促进娱乐业的发展。据《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预测,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巨大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上载为网络资源,现代娱乐业将分化为“离线娱乐业”和“在线娱乐业”,“信息娱乐业”将成为重要的娱乐业形态。
技术、资金和人才是最大难题
然而,数字化保护的成本并不低。目前,技术和资金的相对匮乏是我国数字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两大挑战。以故宫为例,每年的例行保护维修费用1200万元左右,数字化实施5年以来,总计投入也不过2000万元,还不到日本对故宫三维制片保护一项的估价。即便是这样,故宫的数字化投入比例还是国内最高的。
此外,数字化保护需要既通信息技术又懂文化保护的专业工程师,而国内此类人才相对缺乏,还需要大量外援。然而,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商业情报研究院经理凯蒂?格伯女士认为,遗产数字化所使用的技术系统如果来源于非遗产来源国的技术,将有可能曲解、甚至遗失文化遗产的意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发达国家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文化遗产解释以便服务于商业开发的时候,往往降低其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变成一种取悦于游客的异域风光和奇闻逸事。”凯蒂?格伯说。
转发请注明:丁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