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麦积山石窟的小沙弥(泥塑) 北魏
东方网9月17日消息:踏上丝路古道,就走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雨烟尘。麦积山石窟、铜奔马的出土地、张掖大佛寺,依次向西排开,沿着连绵起伏的祁连山,穿越明代长城,再走进世界洞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华夏文明的历史画卷仿佛都在眼前一一展开,卓然闪烁出迷人的光彩。
天高云淡时节,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率领的全国政协联合调查组奔赴甘肃,从东部天水启程,经过兰州,走过武威、嘉峪关等地,到达敦煌,就甘肃省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进行考察。所经之地虽然只是对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灿烂文化的“惊鸿一瞥”,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文物领域的运用令委员们欣喜,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也引起委员们的关注。
文物保护步入信息化轨道
参观敦煌的壁画时,一幅幅艺术精品令人赞叹不已。坐在敦煌研究院的放映机前,观看敦煌壁画在数字化技术中的逼真演示同样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敦煌人用几十年的努力将文物保护纳入了信息化建设轨道。“敦煌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多媒体及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研究”等,使壁画借助三维立体扫描及虚拟漫游技术得到了精美再现,逼真的图像,绚丽的色彩,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些技术使用了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介绍说,莫高窟近500个洞窟目前已有22个洞窟实现了计算机虚拟漫游,画面可以远推近拉,自如缩放,便于从不同角度欣赏,这对文物的管理、研究、观赏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优质服务。樊院长说,文物不可能永生,但借助数字化技术,却可以使其延年益寿,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在莫高窟,政协委员们高兴地看到,敦煌研究院已经建成了使用性的局域网、图书资料编目系统等,文物的环境监测、维修加固、档案记录等也运用了现代电子技术,他们还将建设实用化的数字敦煌资料库、虚拟展厅和虚拟化的敦煌博物馆,拓出一条使用现代技术保护文物的新路。
文物的保护素来是个耗资费力的工程,潮湿霉变、脱落倒塌、人为的损害等一直令人担忧,经费不足、人才缺乏等难题又横亘在前。可是甘肃近年来在文物保护上舍得下功夫,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为全省各地文物部门配备了部分信息设备,作为国家文物局信息化试点省份之一,还将开展石窟、石刻文物的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但考察中委员们也看到,甘肃信息化整体水平比较滞后,总体上处于起步和初始阶段,这与甘肃文物大省的身份不甚相称。
做好合理利用的大文章
走进创建于西夏时期的张掖大佛寺时,工作人员经过层层批准,小心翼翼地为我们翻开国宝级文物《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这部明正统十年英宗皇帝所赐的佛经,计6000多卷,是全国现存最完整的经藏,其中有600卷用泥金书写。展示在我们眼前的第321卷,全文用银粉写成,不少地方用重金描绘,历经500多年岁月,笔墨清晰,文字隽永,弥足珍贵的价值令人叹为观止。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德勤说,这是此行看到的最珍贵的文物之一。由于场地和保护条件的限制,此经从不向游人展示。全省还有不少重要文物遗存,因保护条件所限,难以向游人开放。
凭借西部大开发的良机,甘肃省的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成绩不俗,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珍贵文物得到了及时保护和维修。仅去年一年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玉门关遗址、马蹄寺石窟等30多个项目得到了维修加固,尤其是加大了世界黄金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沿线文物遗存的保护力度。
但文物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重视文物的合理利用,仍是新形势下引人深思的问题。甘肃省素来享有“天然博物馆”之美誉,除2万多处野外文物外,仅馆藏文物就有40多万件,可是平时展出的不到5万件。许多“精品”文物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养在深闺”,不轻易示人。调查组所到之处,各景点展出文物的比重实在太少。
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缩影。这么多的“好家当”不开放、不展示,锁起来封起来,对观众来说确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委员们认为,加强文物精品的展示十分重要,它不仅会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会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善于亮出自己的品牌
十多天的时间里,调查组走过丝绸之路甘肃段,走过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甘肃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俯拾即是,可是委员们的疑问也随之产生。为什么甘肃驰名世界、饱受中外游客青睐的,只有一个敦煌?
开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天水麦积山石窟,洞窟“密如蜂房”,是国内四大石窟之一,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后历经北魏、西魏等十余个朝代的不断开凿与重修,7000多座泥塑、石刻堪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其雕塑的艺术价值可与敦煌壁画媲美。可是麦积山石窟在天水默默地伫立了1600多年,至今仍声名不播。魏晋墓罕见的壁画、凌空于悬崖峭壁之间的马蹄寺、被称为敦煌莫高窟姊妹窟的榆林窟等虽美不胜收,但也门庭冷落。
甘肃文物景点的“寂寞”,有地理位置遥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落后等原因,更有宣传意识不浓、知名度不高等原因,看来甘肃在推销自己,打造文物景点品牌和扩大影响上需要花些力气和功夫,需要增强自身宣传意识。
其实,甘肃的文物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石窟文化、长城文化、彩陶文化、简牍文化、人类始祖文化,丰富的文化遗存“繁花渐欲迷人眼。”而武威、张掖、嘉峪关、阳关、玉门关……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深含着一段久远的历史,令人神往,都是有形无形的旅游资源。
期待甘肃再次辉煌
十多天的时间里,调查组对8个城市进行了考察。调查组认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甘肃省,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上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现在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传统的手段已难以适应量大、面广、任务重的文物保护工作的需求,文物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地要想方设法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建立系统网络,促进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指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以保护为主,不能急功近利。但时代在发展,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要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发展旅游新景点,增设博物馆,多办展览等等。保护是利用的基础,利用是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把好东西都锁起来不利于发挥文物的资源优势。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才能振兴中华。要用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力争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守着祖宗的万贯家产不利用,将使之失去应有的价值。调查组还认为,甘肃要理清思路,大胆开拓,善于营造品牌,努力扩大影响,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巨大优势,创造性地将文物景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文物成为甘肃的“名片”,改变甘肃“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局面,让“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前景不仅仅只停留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
转发请注明:丁丁猫